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85項和擴展項目名錄共140項。
此次公布的325個項目覆蓋全國31個?。▍^、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其中,96個原國家級貧困縣的10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及一批服務民生、惠及百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名錄;7個原僅有1至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少數民族此次有8個項目列入名錄,包括俄羅斯族、塔塔爾族、門巴族、獨龍族等人口較少民族。
截至目前,國務院共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557項,包括民間文學類167項,傳統音樂類189項,傳統舞蹈類144項,傳統戲劇類171項,曲藝類145項,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109項,傳統美術類139項,傳統技藝類287項,傳統醫藥類23項,民俗類183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本制度,也是中國履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締約國責任和義務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已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共認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0萬余項,一大批珍貴、瀕危和具有重大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
此次國務院公布新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體現,對進一步推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水平、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深入人心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國家戰略,有利于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4月19日拍攝的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外景(無人機照片)。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拍照。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
2022年,“黃氏吹糖人”第五代傳人黃祖全被評為該項目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本期“非遺里的‘生意經’”,記者走近黃祖全,探尋這一脈傳承的手藝,如何在市場大潮中找到生存之道——從最初為了生計擺攤,到如今為傳承堅守,黃祖全的心境已然升華。他深
那么,對于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應該選擇哪類海外KOL合作比較好呢?另外,可以選擇在旅游和美食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選擇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時,選擇合適的海外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