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體驗非遺文化 品嘗甜蜜年味兒
26日,數千市民和游客走進北京懷柔紅螺寺旅游景區游玩,登高望遠觀賞冬季紅螺美景,在紅紅火火的燈籠長廊中體驗春節假期的快樂。本報特約攝影 卜向東
體驗非遺文化,參加民俗活動,品嘗甜蜜年味兒,節日里的公園人氣滿滿。26日,全市公園風景區共接待游客63萬人次,其中市屬公園25.7萬人次。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昨天全市納客過萬人次以上的公園風景區共16個,頤和園納客超過7.54萬人次,是接待游客最多的公園。
很多公園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游園活動。國家植物園舉辦“幽蘭迎雪至,玉兔踏春來”首屆蘭花展,200余種萬余株蘭花、年宵花與市民見面。
香山公園推出傳統文化、迎新花展、紅色游、科普游等10項豐富多彩的活動,與大家一同迎春納福。紅色游備受市民喜愛,首都金牌講解員帶領市民游客游覽雙清別墅、來青軒等香山革命紀念地舊址,講述紅色歷史,展現老一輩革命家的風采。
城市綠心公園舉辦冰雪嘉年華第三季,市民游客在冰雪樂園玩遍各種滑雪滑冰游樂設施的同時,還能觀看舞獅、魔術、雜耍等精彩表演。
紫竹院公園舉辦了鴻兔似錦——“年味兒”民俗活動,講述春節來歷、傳統習俗、非遺文化、節日美食等內容,吸引不少游客駐足傾聽。
在公園里不僅能觀展賞景,吃喝玩樂購也是一應俱全。北京動物園的鵜鶘商店推出不少兔年限定商品,各種兔子造型毛絨玩具,讓孩子們愛不釋手,兔子水杯、小兔腕帶等各類商品也備受青睞。
走進天壇公園西二門的“天壇拾光”文創空間,猶如走進了書的海洋。這里以“書香北京”全民閱讀文化主題為主線,薈萃國學智慧、科普生活等多種書籍供游客免費閱讀。中和韶樂文化墻上的“樂器”鳴響,為游客打造出天壇獨有的中和韶樂音樂書吧。文創空間里還有一處特色餐吧,根據二十四節氣特點推出的限量飲品,深受年輕人喜愛。
頤和園的“知春亭茶飲店”同樣人氣爆棚。剛從昆明湖冰場體驗了一把冰雪激情的游客紛紛來到這家茶飲店,來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或香茶,一邊品茗,一邊賞景,萬壽山、昆明湖盡收眼底。
(千龍網)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陳歆彤)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南園街道南華社區以民生微實事為基礎,精心策劃并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贊嘆道:“年輕時只聽說過這些老手藝,沒想到現在能親手嘗試,既能學知識又能
絨花,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在今天又煥發出新的光彩。傳統手工藝品的延續重在守正創新,是將多元文化與工藝相結合。工藝美術是流傳于民間,在競爭、沖突與融合下推動向前的活物,而不應只是被收藏在博物館里,這對傳統手工藝來說無異于抹殺。
共繪傳承夢”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深入文化館,探索黃河流域文化,發掘傳統精髓的神韻魅力。晨光熹微時,“賡織”——守藝人非遺傳承實踐團來到黃河文化館,在展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有序進入的展館進行參觀。隨后,實踐團順著黃河在東營流過的痕跡先后參
以民俗活動為韻、文旅融合為調、多元產品為拍,端午假期河北文旅奏響了“傳統與潮流共振”的活力樂章。端午假期,全省各地舉辦民俗表演、非遺市集等文化活動1000余場,吸引八方游客前來深度體驗。親子游熱度攀升,文旅融合“點亮”童年。文旅產品供給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