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級非遺太原剪紙“碰撞”太原地鐵
國家級非遺太原剪紙“碰撞”太原地鐵
2022-12-15 17:20·太原廣播電視臺
一邊是充滿現代氣息的太原地鐵2號線呼嘯而過,一邊是擁有2000余年歷史的太原傳統剪紙妙手生花。當二者巧妙碰撞,看非遺綻放時代光彩。12月15日,“發現山西人文之美,山西非遺走進地鐵”系列活動第一場在太原地鐵2號線長風街站舉行。國家級非遺項目太原剪紙代表性傳承人郭樹林、王銀鳳帶來了50余件精美的非遺作品,吸引了眾多乘坐地鐵的乘客及慕名前來的市民群眾。
剪紙藝術,是中國民間藝術的一種獨特形式。而太原剪紙歷史之悠久,可見于《史記·晉世家》記載“剪桐封弟”的史實,距今已有 2000 多年歷史。郭樹林和王銀鳳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原傳統剪紙的代表性傳承人,多年來致力于挖掘、保護、傳承太原剪紙藝術。此次剪紙作品展中,不僅有50余件精美的非遺作品,王銀鳳還在現場向嘉賓和市民們介紹了太原剪紙的文化內涵及藝術價值,郭樹林則向大家闡述了其作品的創作思路和制作工藝。
此次活動由太原市剪紙協會、太原市非遺協會與太原中鐵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安俊躍表示:“讓非遺走進地鐵、走近群眾生活的生動契機,是推動全市文化事業高品質發展的一次助力行動。”
太原地鐵2號線即將迎來開通兩周年。兩年間,地鐵不僅已經成為市民熟悉的公共交通方式,更是積極推廣宣傳山西文化的驛站,推進將地域文化符號融入到車站和車廂,精心打造具有顯著山西特色文化的新地標,將優秀的人文產品推薦給來晉游客及市民,多維度展示山西人文的魅力。沿線的多個站點設有藝術展陳區、開化寺街站文創空間、非遺文創產品展示……都是傳統非遺與現代化地鐵空間的碰撞,讓非遺文化隨時隨地走進生活,賦予非遺年輕、輕松、有趣的氣息,綻放出迷人的時代光彩。
據悉,“發現山西人文之美,山西非遺走進地鐵”活動是太原中鐵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有限公司旗下“晉物”文創品牌與全省非遺傳承人共同打造的山西特色非遺活動。活動共分為12期,非遺主題輪換,期期精彩。第一期活動的長風街站線下藝術展覽時間為1個月。乘坐太原地鐵2號線的乘客可以身臨其境的欣賞和感受山西特色非遺文化的魅力,亦可以前往開化寺街站的文創空間感受主題非遺文創產品。
來源:山西日報客戶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陳歆彤)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南園街道南華社區以民生微實事為基礎,精心策劃并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贊嘆道:“年輕時只聽說過這些老手藝,沒想到現在能親手嘗試,既能學知識又能
絨花,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在今天又煥發出新的光彩。傳統手工藝品的延續重在守正創新,是將多元文化與工藝相結合。工藝美術是流傳于民間,在競爭、沖突與融合下推動向前的活物,而不應只是被收藏在博物館里,這對傳統手工藝來說無異于抹殺。
共繪傳承夢”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深入文化館,探索黃河流域文化,發掘傳統精髓的神韻魅力。晨光熹微時,“賡織”——守藝人非遺傳承實踐團來到黃河文化館,在展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有序進入的展館進行參觀。隨后,實踐團順著黃河在東營流過的痕跡先后參
以民俗活動為韻、文旅融合為調、多元產品為拍,端午假期河北文旅奏響了“傳統與潮流共振”的活力樂章。端午假期,全省各地舉辦民俗表演、非遺市集等文化活動1000余場,吸引八方游客前來深度體驗。親子游熱度攀升,文旅融合“點亮”童年。文旅產品供給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