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活態化”傳承非遺 浙江南潯激活傳統文化生機活力 南潯第十四屆魚文化節(資料圖)。 陸志鵬 攝 中新網浙江新聞12月21日電(施紫楠 陸志鵬)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文化禮堂內,絲竹傳人楊培根正在教村民學絲竹,清新典雅的絲竹管弦樂回蕩在古
原標題:浙江文化觀察:“90后”非遺傳承人尊重傳統擁抱創新 “宋瓷夢華”——青瓷沉浸式交互藝術展上,參觀者拍攝青瓷作品?!「碉w揚 攝 中新網杭州11月1日電(傅飛揚 張亦汝)“這次展會我帶了一件哥窯黑胎的直頸瓶,瓶身上黑色的叫‘鐵線’,金色的被稱為‘金絲’,
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闔家團圓,笑語晏晏,承載著百姓最淳樸的心愿,春節豐富多彩的民俗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春節在“浙”過,不妨去體驗臨海這些“非遺”文化魅力,讓這個“異鄉年”過的更好玩,更有趣。 01 臨海剪紙 一張紅紙折疊,一把剪刀
沉淀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獨特的韻味,讓杭州西湖成為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爭相游歷和定居的寶地。讓世人驚艷的不僅僅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美景,更多的是散落在西湖周邊的歷史足跡。 在落葉繽紛的深秋季,和孩子們一起走進西湖邊的浙江民俗文化研究院,翻開歷史
五千年歲月的洗禮 五千年情感的積淀 五千年智慧的凝聚 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 是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韻情懷 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歷史傳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所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
中國非遺傳統舞蹈名單 名稱 所在地區 遺產名錄等級 中國朝鮮族農樂舞 吉林省 2009年(世界非遺名錄) 高蹺 甘肅省 國家非遺名錄第一批 秧歌 國家非遺名錄第一批 鼓舞 北京市 國家非遺名錄第二批 花鼓燈(蚌埠花鼓燈、鳳臺花鼓燈、潁上花鼓燈)安徽省 國家非
歲時之舞蹈,時令之歡騰。2022年9月23日,秋分之日,舞蹈影像短視頻《四時舞》亮相熒屏。該短視頻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文藝節目中心、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和央視娛樂傳媒聯合推出,帶領觀眾跟隨四時之景和歲時生活的律動,欣賞中華大地上演的各具特色的傳統歌舞儀式。節目
南豐跳儺、奉賢滾燈、鼓子秧歌、蚌埠花鼓燈、羌族羊皮鼓舞、朝鮮族農樂舞……“上海之春”參演項目“民族瑰寶·舞之傳承”首屆中國非遺舞蹈展演5月5日晚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上演,18個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舞蹈節目輪流登場,有柔美也有豪放,有熱情也有詼諧,呈現出傳統文化的多
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文化和旅游部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